寫作日誌

《新版日記》第二十章

「終日的浪漫」完成。新版完成三分之一,薇暫時退場,本章創新版字數高峰。這章寫得很慢,除了最近真的很忙,這章的情緒太多,描寫需要更加深入,我太久沒有練習舊版式的獨白,轉折過大,企圖心太強,都是讓這章寫作速度快不起來的理由。

簡單說這章寫的是薇與凱的最後三個晚上。薇跟以往一樣為凱準備了很多,卻在臨行前一再發生細微的變化。直到唯一不能變化的,去機場的時刻到來為止。

這一章的薇突破了舊版至今的形象,開始面對不能掌握的狀況。她可以為凱精心準備許多節目,卻沒有辦法突破自己的困境,在對凱的依戀、對「任務」的不安與對自己的自傷情緒下,雖然準備了很多,但結局仍是慌亂的,不能控制的。

過去的薇,尤其是舊版,從來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因此也是一個扁平的人物。當然,舊版裡薇沒有情敵,跟凱的關係比較單純,她可以輕易掌握。新版的薇在設定之初就比舊版回到現實,因此這章裡的她,才是真實的,一個十七歲女生的她,無論她多麼聰明,還是有弱點與自我極限。

凱也開始變化了。無論舊版新版,凱一直是一個「忠於所事但不忠於自己」的人。對別人,尤其是比他成熟或對他有恩的人,凱一向很好說話,也不堅持己見。然而在這章裡他開始有了一點基本的堅持,對事情有了一些全新的看法。同時,在處理自己對薇與小箏的感情面,他開始有了一點「抵抗力」。

挪威「理論上」是一部純情的小說,講的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成長。這次寫新版之前我考慮了很多尺度問題,然而就這樣年齡的角色而論,光談戀愛不上床是違反人性的。因此,從南風卷開始,青春期的性觀念已經是一個逐步會進入挪威討論範圍的主題。之前討論過小玫、小箏與凱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同時也看過阿誠與詩聖的「表現」。從本章起,凱將要正式面對這個「登大人」的儀式,進入全新的歷程。希望我的設定與描述,能夠忠實反映那一個時代裡,某一部分少年人對這件事情的態度。

月光和狗與小雁的舞台開始了。這次我設定得比較完整,希望能增加讀者的臨場感。不過這一章只是介紹而已,算是先試寫一下。

總而言之,本章寫的是薇的忙亂與不捨。薇是一個非常懂得如何隱藏自己情緒的女孩子,對她而言,這樣的三天,不是她的舞台,而是她的困難。我希望自己能夠確實地寫出這種感覺。而不是寫得凌亂失序。

作為三分之一,我個人非常喜歡這一章。對我來說,這章充滿了各種薇的意識與情緒,是我對薇這個角色最不保留的一章。薇是這個故事的女主角,新版的戲份被其他人吃掉了很多,這次藉著二十章,像是連珠砲一般地蜂擁而出,我認為有其氣氛堆疊上的必要性。當未來薇再度出場時,這一章裡所有已然「上菜」的描述們,想必會讓本卷達到我希望達成的目標。

關於“《新版日記》第二十章”的留言

  1. leave表示:

    1. 原來薇是雙子座的阿我的媽~~~
    (她逞強的方式真的很風向星座)

    2. 第二晚的「床戲」寫得真好,頗有臨場感 XD
    (正好白天看陳雪的《附魔者》,情境與角色背景截然不同,但渲染力倒是很接近)
    我覺得凱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也符合他的個性。

    3. 目前我無法多說什麼。不過薇的確越來越人性化了~

    * 閒聊:
    自從金華街的南方安逸倒了之後,就沒喝過好的長島冰茶了。台北市有沒有哪家值得推薦的?

  2. pthow表示:

    我也來 debug.

    Pina Cloda -> Pina Colada

  3. Ery表示:

    這章描寫了相當多的情緒,尤其是薇的,使得薇這個人物更立體了。
    面對未知的未來、可能的失去與分離的恐懼,薇無法處在她事先準備好的、可掌控的環境下,
    終於在這章內看到平常她掩飾下的惶恐與不安。

    這一章小董該寫得很有成就感吧,凱子與薇面對分離的情緒描寫得很真實,相異、濃烈而不混淆。
    這章雖然主要描寫凱與薇,但透過側寫與旁白,其它人物的性格也更鮮活了。在舊版裡,
    月光與狗的人物就比模糊,新版則可以從近幾章內一點一滴的揣模各個人物的個性。
    因為出場人物個性的鮮活勢必要投資不少字數才能達成,所以章節篇幅履創新高就不令人意外了,哈哈。

    接下來我好奇的是,小董要怎麼配合真實的時事讓小薇活著回來,不會被抓去勞改等凱子高中畢業才回來吧。

  4. dhdoong表示:

    的確,這章寫得超有成就感。相形之下,寫的時候超擔心。

    第四卷開始獨白變多了,舊版裡我老是這麼寫,覺得很夢囈,經過漫長的九年,我下筆前有某種「這次要小心別說夢話」的緊張感。第四卷裡的情緒、意識都比較強烈,獨白與描述、對話的分配需要用比較多的心,字數方面,只好放棄堅持了。希望不會看得很累,畢竟聊齋那種精鍊的文字我可生不出來。

    看過舊版的人應該知道,我這次「殺掉」阿仙、緻兒與小憶,花了多大決心。所以剩下的人物一定要活回來。我是個急性子,每個人物這樣慢慢出場,其實自己都快急死了~~

    我很想告訴你薇怎麼活著回來,但是我不能說。不過保證很炫,也不會洩漏國家機密,害死海外地下工作人員。

  5. Ery表示:

    突然想到,舊版的凱子好像比新版的凱子有錢,新版的凱子感覺上比較窮。
    是故意設計這樣的,還是我的錯覺?

  6. Ery表示:

    另外,強烈徵求台北市有好喝的長島冰茶的店。

    結婚後還沒去台北的pub喝過酒,嘖。
    挺懐念12年前跟小雨去師大那邊羅斯福路轉角2樓的一間小pub喝的時光。
    有著大杯道地的長島冰茶跟小麥膚色的美女服務員。

  7. dhdoong表示:

    呵呵,你還真的注意到這個了。

    這是故意的,因為本來高中生就不應該太有錢,再說這次對於大家的經濟問題其實我也多設定了一些。裡頭有特別窮的人如馨馨與小箏,有富人小光、阿丹、薇以及「一個還沒出場的大主角」。有錢沒錢對大家的作為有極大的影響,除了方便描寫不同的背景與出沒場景,也能因此看到大家在經濟能力影響下,怎麼過著具有差異性的生活,怎麼培養「態度」,怎麼各出奇招,玩得一樣開心。

  8. setzer表示:

    本章寫得蠻「多」的, 但以個人對薇的偏好, 實在很想要小董再多寫一點分兩章啊

    Ery說到那間店我知道, 不過我很確信你口中的小雨不是我
    我們最後一次在師大路pub喝酒就有聊到過你所說的小麥膚色美女服務員的話題啊
    (十二年前我還是沒什人會想找我喝酒的單純大學生呢 XD)

    至於長島冰茶, 我只在不同地方喝過四五次
    大部份的感覺都是偏甜(我想應該是為了增加入口簡易度, 可樂加超多)
    實在不曉得「好喝」的味道該是怎樣

    不過薇能喝掉三杯長島再加一票酒, 看來是個酒國女中豪傑

    最後小董說到小箏在設定上屬於「特別窮」, 這倒是讓我有點意外

  9. simon7617表示:

    小小提出一個疑問
    1989年那時,似乎路上還沒有那麼多的35元咖啡
    tudor好像也還沒有看到那麼多間
    那時候似乎義式咖啡還沒有像現在這麼流行

    還是說我的記憶有錯?

    1. dhdoong表示:

      那年頭是35元咖啡剛剛開始的時候,以都鐸咖啡來說,本章寫的應該都是對的,只是稍微粗陋了點。當時在博愛路口有一間,土地銀行對面有一間,中華路那間我忘記確實地點了,不過也在那裡。我開會常去,擠得要命,冰咖啡很不錯,熱的就不行啦。

      義式咖啡當時的確不流行,一直到Starbucks來了之後才紅的。不過我記得都鐸有,很難喝就是了。至於當時另一間很有名35元連鎖咖啡的我一直想不起名字,如果誰知道請幫忙提一下,故事用得著。謝謝,多承大德。

      1. simon7617表示:

        我問了一個朋友
        他說應該是”羅多倫”咖啡
        當初這是日系廠商引進的
        我朋友的老闆本來想要去拿這家的連鎖品牌
        可是沒有拿到
        後來就成立了丹堤

        1. dhdoong表示:

          多謝多謝,就是它。當時好多喔,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都關光了。

          1. simon7617表示:


            的確,現在好像幾乎關光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