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日誌

《新版日記》第十四章

「四月的眾神」是「翔舞」的第二章,也是這卷裡最不好寫的一章。我花了將近三天就把它寫完了,心裡覺得非常高興。看樣子這一卷的進度,應該比想像中順利一點。

承接上一章,本章從凱對小箏的混亂情緒跟薇求助開始,通過與詩聖的對話試圖解開這一連串讓凱覺得纏繞在一起的關係網路,之後是與小箏去看默劇到兩人重新定義關係,次日與馨馨見面討論社務及「打賭」,跟賴小姐在訓導處對話,跟希特勒討論小達的心事,再度與小光練習相聲並約定永遠當好朋友,最後結束在與薇的深夜見面。整章一共分成八個重要段落,故事線的重點包含了小箏、詩聖、希特勒、小光與薇,可以說是把非常多內容全都合併在一起了。

「翔舞」開始故事就進行得快了,光是現在的兩章,凱與小箏的關係就有了重大的變化。之後這一個部分會繼續發生更多的改變,也會與其它部分連結在一起。

薇再度出場了。「翔舞」裡的薇跟小箏一樣,不再強調她特別的第一印象,開始要逐漸深入她自己的故事,以及她與凱的關係的變化。這一章裡談得還不多,不過不急,新版裡薇的故事都不會進行得太快,這樣的氣氛營造是我的目標。

這段故事裡我最喜歡的部份就是凱跟小光的對話。小光是挪威裡的重要角色,過去的他很扁平,新版裡他也要變回一個真實的人,這一章標示了他與凱的交情,這種男人間的友誼是我非常想好好表達的重點。希望大家也都能喜歡這個角色。

本章寫到了北一女的丁亞雯與成功的賴小姐。這兩個人都是真實的人物。一個是「滅絕師太」,一個是「社團守護神」,在她們於兩校服務的期間,所作所為都已經變成了神話了。在挪威裡寫出來,也是一種對兩人的致敬。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寫她們,搞不好可以藉她們的口,聊一點兩校曾經發生過的趣事醜事也未可知。

本章開始逐漸多描寫了一點馨馨。這個角色一直會用到挪威的最後一卷,我自己覺得「馨馨的成長」在新版挪威裡也是一個重要的故事線,比起凱或薇來說,另外有一種樂趣。希望大家也能喜歡她。

連續寫了幾天,進度算是很快。希望這卷能一直如此,看樣子休息一下的確有幫助。

關於“《新版日記》第十四章”的留言

  1. fateholder表示:

    厄,還沒開始看呢就已經重溫到那種由心痛引發的身體不適感了。

    不過這種感覺也蠻好的,只要能夠調節好自己的心態,那就和聽音樂時的雞皮疙瘩沒什麼分別。

    雖然我從來都不喜歡追書追連續劇,但我還是決定明天開始正式追著看。

    不過沒必要寫太快哦,可以多想想,靈感都是要花很多時間醞釀出來的。

    書首先是寫給自己的,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才行。

    我從去年開始也開始寫一些東西了,不過都是些自己萌生的想法,或者看到之後覺得應該深入思考的東西,這就是我存在的證據,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從我的文字中領悟到什麽,傳承!

  2. leave表示:

    1. 詩聖講黃益誠那段真是完全戳中我的笑點,這傢伙真是討人喜歡(是說我的個性比較適合當男生嗎?*默*)

    2. 有個疑問:小箏她老爸開徵信社嗎?小箏一個人住外頭,以她的個性就算週末都要回家,交男朋友的事要瞞不會瞞不住的。

    3. 小達真是個性乖僻的傢伙。坦白說我覺得這種個性很娘很討厭。(這表示作者成功了?!)

    4. 為什麼我覺得阿珍有一種「躺著也中槍」的感覺?小箏每次要消解凱的疑慮時,總會拿「阿珍說……」佐證,我懷疑阿珍其實只是小箏用來說服凱的輔助用品。
    (小箏心機真的很重、超重、非常重,真是個可怕的女人;突然覺得阿誠被她玩弄後拋棄也是理所當然的,難怪這個笨蛋色狼不甘心。要是哪天她跑去堵薇我也不意外啊啊啊~~)

    5. 我覺得現階段挪威多用對話是好的。一來人物的性格可以透過語氣和應對更立體更自然(類似間接式照明的感覺,明亮、溫柔且不刺眼),二來這樣時間軸可以拉得比較長,情節表現更加細膩卻不會惹人厭煩(只要角色的對話不太無聊即可)。

    6. debug:
    (1) 趕在第二節下課後「了到」學校–>到了?原文語法有點怪
    (2) 四月的暖風「暖吹拂」在身邊–>漏字??
    (3) 聽齊教官說「你了他幫」不少忙–>你幫了他
    (4) 怕她怕到骨子「理」去啦–>裡
    (5) 本校生物老師陳維壽畢生的「蒐藏」–>其實我不確定是不是bug,因為「蒐」有「蒐集」之意,比「收藏」適切。
    (6) 希望未來你不要變成跟小達他們「那樣」–>語法怪怪的,念起來也不順
    (7) 當面對這種有你就沒有我的衝突「之時」–>這其實不算bug,只是很少有人這樣「講話」吧?
    (8) 我們在警衛親切的招呼下上到了十六樓–>念起來很順,但「看起來」不太順
    (9) 明天一早起來,所有事情就會「都不一樣了」。–>不知為何就是覺得不太順
    –>本章的debug系列空前的多~

    * 閒聊:

    1. 現在越來越容易進入狀況了,凱常常會有讓我覺得很好笑的反應,很像看小朋友耍笨。我老了,唉。

    2. 女生很man(小箏和薇)、男生很娘(凱、小達、阿誠),中性風看來20年前就開始了 *誤*

    3. 看默劇那段,讓我覺得凱的腦筋其實真的很直線,和某人一點都不像 *大笑跑走*

    4. 我對許昌街的「漢華美食」沒印象,但博愛路上的「唯王滿漢餐廳」就是童年回憶了;當年唯王麵包的丹麥熱狗、丹麥火腿…..等麵包特別好吃,印象中似乎也是可頌坊之外首先賣牛角麵包的;滿漢餐廳就是完全速食店的座位,跟自助餐一樣拿餐盤自取,芋頭糕、蘿蔔糕和蝦餃都不錯。在此之前在麵包店賣飲茶點心比較有名的大概是同在博愛路上的世運,人總是很多,味道混在一起很噁心而且沒有座位。

    5. 這章的薇,某些點(但不完全是)讓我想起一個很久以前認識的朋友呢,有點懷念也有點感傷。

  3. dhdoong表示:

    小綠真的是作家。

    Ans2. 這個妳看17/18章就知道。

    Ans4. 這個妳看15/16/17/18章就知道。

    呃,說了等於沒說。

  4. dhdoong表示:

    對了,關於蒐集與蒐藏,這個我有話要說。

    陳老師的蝴蝶館真是精采,「蒐」者有多種新品種模式標本,「藏」者有三萬多件標本與無數資料;皆贈予成功以建立蝴蝶館,那兩個字實在算不得在拍他馬屁。

    我覺得社會上這種既有耐力又有學問還願意貢獻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雖然跟挪威森林記本文關係不大,還是寫了出來。建議大家有空去成功看看,那裡的東西真的很讚。

  5. leave表示:

    唉呀~希望我的揣測沒有破了你的梗 XD

    早上起床想想,小光和詩聖在本章中與凱的對話,其實有某種程度的同質性(當然不是粗口部分),是作者本人的特別愛好嗎? XD

    另外,前面有提過小箏他娘是「台北市立國樂團」的團員,雖然不見得在台北工作就要住在台北。突然感覺小箏的身世真是一個謎阿~(這不是挪威的重點吧? *毆飛*)
    –>不過這個問題看來應該會在後面解決吧?

    PS:我不是作家,只是個會寫字(而且寫得還不太好看)的傢伙

  6. dhdoong表示:

    我的梗沒有那麼容易破,倒是敬告那些一直新舊混和看的讀者啊,新版挪威等於新故事,這樣看會混亂喔。

    關於同質性的地方的確有點這種味道,不過我覺得在那個年紀大家都在學舌,廁所抽根菸出來每個人講話都一樣。我其ˊ時也在寫巧怡跟小箏的語氣很像的,難道小綠沒有覺得嗎?嗚嗚嗚嗚~~

    小綠好像特別喜歡小箏說,問得鉅細靡遺。不過可以等等嗎?那些背景都一定會交代的啦。想想看,即使我不想寫,凱如果不好奇才有鬼哩。

  7. leave表示:

    巧怡和小箏的差別在於,巧怡明顯在向學姐致敬,所以有意無意會在各方面模仿學姐,但稍微嫩了點,這點在學校社團中很普遍,我覺得沒有討論比要;詩聖和小光則是在小說中幾乎沒有交集,拿出來對比才有趣。

    坦白說我還是薇凱派 XD 只是小箏這個新角色實在太心機了,我對心機中的傢伙看不順眼,所以雞蛋裡挑骨頭,哈哈~

  8. Ery表示:

    哈哈,那我要當小箏親衛隊1號,來跟小綠打對台。

    我本來還想拿舊版來對照一下,還好在這裡先看到小董的建議。
    新版挪威確實像新故事一樣,有很多「未完待續」「那xxx後來怎麼了」「為什麼xxx會這樣做」的期待感,暫時我還是不要拿舊版的來復習好了。

  9. dhdoong表示:

    很高興有人喜歡小箏。

    這個人物是新版挪威的新元素,我架構她的時候花了很大的精神。如果說驟遇卷是薇的一卷,那麼翔舞卷就是小箏的一卷。小箏的設定其實還沒完,到此刻我剛貼了17章,其實她還有很多戲份等著要出現,目前還不能發她薪水。

    新版挪威裡角色的構建是我著力的重點所在。除了基本設定,關於成長與心態的變化也都必須「跟凱一樣」。就第一人稱的小說來說這有點辛苦,但是看到這個新角色受到歡迎,還是真的很開心的。

    這次的故事也有很大變化,所以真的,求求大家,不要老想著舊版。

  10. leave表示:

    插播:「領薪水」?小箏最後會有什麼好康嗎? XD
    如果是人物退場,目前普遍流行的說法是「領便當」,蓋領完便當就可以下戲了~(好吧,我是鄉民)

  11. dhdoong表示:

    好啦,透露60章情節。

    小箏是挪威裡最後結局最幸福的人。這樣滿意了嗎?

  12. leave表示:

    真好,比薛寶釵好多了~~~(Ery應該很開心吧?)

  13. Ery表示:

    哈哈。
    主要是小箏的個性令我感到饒富趣味。
    現實中我間接認識類似小箏個性的2個人,一直以來只能透過口述跟觀察間諜認識這樣充滿張力的人物。
    有機會在小說中更進一步探討這樣性格的人物,我覺得挺愉悅的。

    而且,我更想知道的是,小箏如果是結局最好的人,那她性格做了怎樣的改變。
    我認識的那2個,一個到大學畢業前都過得不好(我最後一次有她的消息是在剛畢業時)。
    另一個到現在還是過得不太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