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日記》第68章
一週一章,68章,第二次寫北一女校慶。
跟寫詩朗隊比賽一樣,寫到這附近常常就有同樣的活動寫第二次的狀況發生了。好玩的是背景事件雖然相同,每次寫的內容卻都會有點不一樣。除了故事本身在發展之外,我也會特地把一些敘述留下來,等「下次發生」的時候再寫。這章裡對校慶活動的敘述就遠超過第6章,不過還是留了一些資料,等未來110章的時候再寫。
重要活動都是「大拜拜」,這章裡很多故事線都捲在一起了。校園本來就是個很小的環境,凱站在司令台上看底下的同學,發現所有親朋好友都站在底下,這是只有在校園裡(還有最近在FB上)才會有的感受。其餘關於師長的描寫、關於同時很多掛不同弟兄同時出現在一個時空裡的描寫,經過過去的幾次大活動,我也逐漸掌握得比較熟練了。
大致上就這樣,希望大家喜歡這章。
《新版日記》第67章
看完辛苦的中華對古巴之戰,提早貼一章,算是幫大家轉換氣氛好了。
這章調整的就大了。1.1版裡,這章是比較長的章節的「子篇幅」。1.2版重新定位,將三個活動整合起來加強描寫,變成獨立的一章,也讓故事線比較不像之前那樣用帶過的,而是穩定的敘述下去(唉,如果我們的打擊也能這樣就好了)。
「贏家」這個名字可不是輸球之後的阿Q。從蝶城記開始,我就設計了幾條很重要的故事線,代聯會選舉就是其中之一。對於這個故事線,我的期望是能夠表現出除了談戀愛以外,那個年紀的小朋友的「社會化過程」。老實說,我一直覺得無論學校或軍中,其實環境跟出社會之後看到的沒有什麼不同,一樣是人際關係、成功與失敗,以及各種殘酷的競爭。唯一的差別是,在學校裡,在那樣的年紀,我們是可以失敗的。等到離開之後,我們就不能失敗了。
蝶城記寫的是成長,作為主角,凱子的成長是我最想發揮的重點。等到到了70章之後,就會有強烈的對比,這裡開始熱身,希望讀者們喜歡。
《新版日記》第66章
近來雖然工作很忙,不過還是一週盡量發一章。這章比較承先啟後一點,然而,以小箏的故事而言,至此才算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尾巴。
小時候我總迷信故事會有個結局,長大過程中老愛看留點尾巴的故事。想不到,自己寫蝶城記,設定半天才發覺人生每個故事都會有結局。所差的是結局我們喜不喜歡,以及看不看得懂而已。
蝶城記的故事野心很大,我一直試圖把幾條線的故事分組,讓故事線此起彼落,這章就是個小小的案例。既是選舉前的最後衝刺,也是小箏故事的小結;大姊的伏筆醞釀才剛安排好,整個81-100章的活動至此才全數開始預告。換言之,我自己寫得很高興,只是這種故事比較平淡的章節,不知道大家看得煩不煩呢?
下章就緊湊了,修正幅度很大,也有新的內容。請等下週。謝謝。
《新版日記》第65章
放假下雨,先貼一章給大家解悶好了。
過去寫到這裡時,曾有讀者反映娃娃的角色有點突然跑出來的感覺。這次我整體翻了一遍,從12章開始就把娃娃的戲份慢慢加重,相信應該有一點效果吧?
這幾章在1.1版本的整體性很高,連我自己看起來都覺得很累。這次翻修,把字數限制後的感覺應該輕鬆了點。這陣子其實我修得很快,不過有些內容不大確定,要等後面寫了再來修改前面,所以只能維持約莫一個禮拜到十天發佈一章的速度。謝謝新舊讀者的耐心等候。
《新版日記》第64章
本來是說三月才會繼續發的。不過,今天發生一件很開心的事,所以特別發一章,作為紀念。
以前我都在貓園出沒,這麼多年來,我的讀者很大部分也都是貓園來的讀者。很久沒上去了,連新版也沒在那裡貼了,今天卻有一個老貓園朋友們組了個FB社團,讓我再度跟好多好朋友碰到頭了。
真開心。一下子很多回憶也都回來了。
FB出現通知時我正在修68,於是今天就先貼出64吧。這章說改沒改很多,但卻增加了非常多的小小伏筆。1.2版的重點都在這種地方,我也很努力地希望這部「不以情節取勝」的小說,能夠通過這種小地方建構它的真實感。
本章承先啟後的作用比較大,下一章就改得多了。3/6之前會貼,我要回去上班啦~
《新版日記》第63章
「小燕學姊的話」結束,三章描述,至本章總結。
我很喜歡寫上中下,上中下的連貫性比較好,通常也可以塞進比較完整的醞釀與情節。這次的上中下比較短,畢竟過去這裡只有一章半的篇幅左右,這次改版變成三章,也是因為篇幅足夠,可以任意揮灑的緣故。
詩歌朗誦比賽是我一直覺得很難寫的主題,畢竟比賽是有公式的,輸贏之間的氣氛、扣子也沒辦法一寫再寫。不過呢,「蝶城記」一共要寫三次團誦比賽,我希望的是三次比賽寫的角度、安排方式都不一樣。從過程中描述出凱子的成長,這是寫起來最困難,也最有挑戰性之處。
1.2版的比賽改不多,1.1時已經寫得很滿意了。這次過年連假一共發了7章,年後我會忙一點,三月初才會繼續發64,特此通知。謝謝大家的等待。
《新版日記》第62章
「小燕學姊的話」第二章。本章進行重大修正,除了把1.1版跟比賽穿插的寫法拉出來獨立之外,也增加了非常多的醞釀與對話。
就故事而言,其實什麼都沒有加,充其量只是增加了一點跟未來故事有關的伏筆而已。然而,新增的一萬多字,幾乎全都用來醞釀這章的氣氛,目的只是為了讓情緒更濃烈、更順暢而已。
這是難得的篇幅空間,我用得也很浪費。另外,當然,也拿出一點舊版「等待流星」裡的故事放到這裡來作為橋段。
我很喜歡拿出舊版故事來這裡用,畢竟,沒有舊版也就不會有蝶城記了。很多當時的設定直到今天我還很珍惜,像是前陣子有位讀者對我提到緻兒彈琴的場景,那一段,就是永遠不會在蝶城記裡重現的東西。即使今天的馨馨來自舊版的緻兒,而馨馨本身,也一樣是個鋼琴高手。
總而言之,還是希望大家看得開心就是了。
《新版日記》第61章
好久沒寫新版日記了。如今1.2版已然超過60章這個魔鬼數字,另外後面雖有18章還是1.1版修訂而來,但這18章更動很劇烈,所以我回到新版日記,開始逐章寫點小記錄。
這章裡頭還加了蠻多東西的。過去我在寫「小燕學姊的話」時為了寫穿插,用了快速簡約的方式帶過的情節與醞釀,這次都逐一加回去了。1.1版之所以不讓我滿意,主要理由之一也是這附近的故事走得太「情節導向」了,這不是我寫蝶城記的精神。
畢竟,蝶城記講究的是成長,並不是高潮起伏的故事。
過年還有三天,看看能不能把「小燕學姊的話」儘快完成。目前還差兩萬多字,我希望能夠在蛇年有點新氣象啊~
V1.2 56-60貼出
又是五章貼出了。這五章主要的變動都在「洛神」,我試圖用不同的切割方式,造成整個故事的節奏有所轉變,以便帶出後頭更多更強烈的元素,也算是一個新的嘗試吧。
60章是故事的一半,接下來的60章情節絕對不會輸給前半部。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以下是這60章的整體統計。可以看到,從1.2版開始,各章字數真的「比較」統一了點。直到目前為止的總字數為2,079,210字,合理估算整部小說,應該在四百萬字左右,是「挪威森林記」的四倍長。此處計算不含章名、引文與標點符號,要是用這種計算基礎去投稿,我可損失不小。呵呵。
V1.2 51-55貼出
三個禮拜貼五章,這段時間速度比較快。這次的情節從九三九之後,一直到薇突然回來為止,中間經過一場公演。
公演部分修正很少,這種緊湊劇情章節所需修改部分一向都不多,反而是公演前與的情緒變化、小憶、代聯會等內容修正極多。另一方面,「對話錄」幾乎整章都有大調整,跟新寫一次也沒什麼兩樣。
之前我比較喜歡寫兩個故事穿插,最近我比較不迷信這個了。從「對話錄」到未來的「小燕學姊的話」「漁港邊的小小夢想」,我都會把故事拉平,不再搞穿插。當然,也不見得每章都會這樣,「雨港之憶」或「結婚」還是會維持原狀就是了。
V1.2 46-50貼出
兩個禮拜,五章又修改完成啦。
其實這段時間還有別的東西在創作,不過我決定不要影響「蝶城記」主要章節的進度,所以反而快了些。這五章已經進到比較難修改的部份了,畢竟1.1版的時候從這裡開始的「整合度」大增,即使想要切割都很難。所以,嗯,著實花了一些力氣。
倒是九三九比較簡單。我最喜歡情節不斷變化的章節了,幾乎不用改,順順即可。
過去這裡有點亂,奇怪,舊版的時候這裡也有點亂。這次我用了一些力氣,把跟小箏分手後的情節重新斷章,利用小的增刪與連結重新定義這段時間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改了章名,重組字數,結果就造成了不同的詮釋。「姊妹」「弟兄」與「新制服」,其實也是一種上中下吧。
不多說,請讀者繼續指教。接下來十章更難了,救命啊~~
V1.2 36-45貼出
經過四個月,又陸續貼了10章。
這10章其實是陸續貼的。Cover五章跟小箏第一次分手過程,以及跟回來的薇的最新進展。
說實話,這幾章修得比較少,一來是1.1版在這裡寫得很順,二來是這幾段都比較獨立,比較沒有跟前後的連續,當然也就沒多少bug了。新的劇情有一些,不過真正的重點,反而還是一些非常細微的小小修正。我試圖用很小的地方來創造更順利的閱讀經驗,畢竟,這本小說的字數實在很多,怎麼順都是應該的。
接下來我會更努力的。最近工作上了軌道,也就比較能夠平衡寫作與創業時間啦。呼呼。
V1.2 31-35貼出
這幾章我陸續貼出來,看看時間真的拖得很久,不過我一直有在修、也有在寫,請大家不用擔心。
過去寫到這裡時,由於主力是六七晚會,所以很多地方寫的旁枝蔓結的,自己很不滿意。這次修正,把「五月的最後一天」跟「六四.事變」重新經過編排,刪掉很多亂七八糟的對話,加上幾段應該多加描寫的情節(像是馨馨跟凱之間的微妙情緒),再經幾乎每張通篇的修正與順句子,總算是覺得通順多了。
反觀六七晚會,我的修改其實都是比較不明顯的小地方。不過以蝶城記而言,其實重點都是小地方,也算是有了很多變化了。
接下來五章我希望不要拖這麼久,不過我最近在創業,寫作速度上有點不敢保證。都一把年紀了還創業,自當多用點心。蝶城記是我人生一大事,寧緩不亂,我希望慢歸慢,出來的東西還是讓大家都能滿意。
V1.2 26-30貼出
各位好。等了好幾個月,終於貼到30章了。
一樣的,先道個歉,這段時間我真的比較忙,畢竟蝶城記是興趣寫作,賣不了錢,生活還是要顧的。這幾章寫得也不大順手,所以拖了很久的時間。
這五章最大的改變應該是第30章了。「自由的況味」,是難得完全新寫的一章,幾乎全是凱跟小箏的對手戲。看過國劇的都知道這種細目難演,因此,這章也真的是個挑戰。
背景來說,這章講的是1989/5/19的鄭南榕出殯大遊行。當時這是一件大事,原本我就有規劃要寫,竟然忘得乾乾淨淨,真是傷腦筋。這次補回來,看過以後大家應該就能知道我非寫不可,這不但是影響凱的重要事件,也是一件影響整個社會,至今依然有著重大意義的事。我自己對台獨其實很無感(阿扁建國基金尚未匯回,即使有感也無錢啊~~),可是對詹益樺事件卻有很大的觸動。這裡是凱的口吻,這件事也不會在此告一段落。未來的故事裡,五一九事件會逐漸滲透進凱看事情的角度裡發酵,變成很重要的「成長零件」。
此外,之前忘記寫的小鳥也補出場了。許多小地方都經過重大修正。不過我也趁30章發表的機會拿掉了1.1版全文,之後也不再用「施工圍籬」來比較1.1與1.2版。理由是,之後的修正幅度就相對小了很多,已經不須要這樣類比啦。
就這樣,這幾章寫得、改得都很認真。希望大家喜歡。
V1.2 21-25貼出
經過這兩個月,終於貼出了21-25,請大家指教,也不要見怪我這段時間真的比較忙。
這幾章的變動非常大,原本的19章到21章的一半,被我整整擴充成五章。幾條故事線都有修正,可以說是1.2版以來最大的增添。這五章包含增刪變動,我一共新寫了將近十萬字,一些故事也被整理過,不再那麼亂了。
以上,請見諒我貼得慢。謝謝:)
《新版日記》Ver. 1.2 修正工程圍籬
正在進行中的修正作業,由於是「蝶城記」第二次寫一半回去修改(第一次時還沒打算寫這麼大,還是修改「挪威森林記」的時候),故被我稱為Ver. 1.2。
這次的改動幅度算是很大。計有三項重點工程在做。第一,就像上一篇說的,修正衝突的情節與設定;第二,我幾乎是逐字逐句修順之前的句子語氣,很多段落甚至沒有一句沒改沒修的;第三,我終於像自己的衝動低頭,大幅調整了章節數量。
這個值得一講。我在寫Ver. 1.1的時候,很想寫120章,來個章回小說設定。當時膽子不夠大,不敢這樣設,也受到舊版的心理限制,讓我選擇用擴充每章字數,加20章以應付增加的故事內容的方向來設定,因此才會出現80章的數字。
問題是,真的,每章太長了。
街上一本言情小說才八萬字吧,我光「漁港邊的小小夢想」就快七萬字了。別說我寫得累,讀者應該也看得很累才對。章數多跟章數少的寫法是不一樣的,畢竟每章都要有個開頭結尾,也要有主題。若是連續的內容,分上中下就可以了。這一點一直是我的心頭刺。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新版的規劃一直有個「少四章篇幅遺憾」。我缺了四章左右的篇幅,又因自己機車不願接受「84」這種畸零數字,因此高三部分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故事原本準備忍痛犧牲,帶過去而已。什麼故事?簡單說就是小渝的整個「始末」,我覺得非常可惜。一直設法平均分在後面各章裡,但是呢,那個字數啊,就會變得很難控制、很恐怖了。
很奇妙的,當我決定重新編排,把章數擴大,把每章字數拉成平均三萬字的時候,奇蹟發生了。
從「新生盃」到「雨港邊的小小夢想」,一拉開,竟然變成72章。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本來60/80,篇幅雖然已用到75%,但是若以字數論,其實才寫到66%。這次拉平各章字數,竟然章數很漂亮地變成了72/120,也就是整60%。亦即我找回了原本缺少的四章篇幅。哇哈哈,代表小渝那段最漂亮的故事可以復生啦~~
因此,不用考慮,我就讓章節數變成目前的模樣。當然,這麼一來很多開頭結尾就要好好修了,前幾張還不明顯,畢竟前40章本來字數就小,等到後頭動輒五六萬字的章節就很難改了。不過呢,不難不難,我改得很開心。
不過,這要等很久。
所以還是貼出來好了,也可以聽聽大家的建議。從今天起,我每改好20章就會酌量貼個10章,直到把「雨港邊的小小夢想」與「等待流星」都弄好,才會繼續之後的寫作進度。與此同時,所修改處也會寫個大綱放進「Ver. 1.2 修正工程圍籬」,請大家不吝指教,謝謝。
《新版日記》修正
五月啦。
這段時間我都沒有更新,其實不是沒寫,目前的進度已經到了64,呃,或者該說,已經到了60啦。
這話怎麼講呢?其實我在修前面的部份。寫到60時我檢視了一下前面的東西,花了將近半個月把整個故事讀了一遍。想不到,不讀就算了,一讀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小bug;同時,也驚訝地發現,即使一直在寫,我的筆觸與句子,竟然產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60章,比之故事前幾章,我的語氣可謂天差地別。當然,前幾章主要還是舊版改來的,語氣上有點差異無可厚非;再說這是第一人稱的故事,凱在成長,後面的語氣自然跟前面必須產生差別。這都對,但這也都不是我在乎的事。
我發現,自己的「筆感」,或者該說鍵盤感,已然有了很大的改變。
這不行,畢竟長歸長,這可是一部單獨的小說。不能說寫久了、習慣了,語氣就變了呢。
其次是bug。這個更討厭,我的故事都是精心組織的,理論上不該產生太多小bug才對。然而,回頭瞧瞧,裡頭竟然有這麼多不正確的資訊,我看了如坐針氈。到底,這是怎麼來的呢?
一來是「臨場發揮」。寫一本幾百萬字的東西,不可能每個段落都是事先想好的,很多地方我只設計了故事,實際場面、對話、穿插的小故事,甚至某些神來之筆,都是實際寫的時候才冒出來的。像高二北一女校慶那章,凱跑去幫忙司令台修麥克風,整段都是寫的那一天想的,不是事先規劃好的。
這麼一來,問題就來了。前面伏筆沒有埋,後面寫得高興忘記之前設定,bug就產生了。
其次是豬頭。怎麼說呢,就是寫寫忘記寫進去,本來打算刪掉的情節忘記刪,放著準備好的「須知」不看,寫得痛快,就寫出一堆毛病來啦。像是鄭南榕自焚後的抗爭、這種本來會寫進蝶城記的歷史事件,竟然提都不提,忘得乾乾淨淨。虧小箏還把凱跟馨馨都罵了一遍,結果虎頭蛇尾,故事沒有繼續,斷了頭。更離譜的是我忘了寫森怪這些人的名字,一大段小嘟、狗弟的「出場」無故消失,小光送凱的那副雷朋眼鏡、兩人合寫的「夜市風雲」段子,以及老二的朋友小鳥、設定上應該有春假這回事等等,全都忘啦。
更嚴重的是資料錯誤。沒錯,當年我自己就是唸成功的,可是我一直認為進校門那棟叫做「行政大樓」,搞了半天那是我們班自己亂講的,其實那棟叫做八德樓。這陣子有事幫忙北一女,考據一下才發現蔣公銅像並不在中正樓,當年那裡是水池涼亭,這種的。小渝被娃娃說了幾句日文,跑到綠園自己哭,我說那邊有「車庫」,其實車庫在菁圃;其他像鄭姑媽什麼時候跟雞排合併、齊教官的階級、薇的教室根本在小箏班正上方,中正紀念堂的啟用時間,一直到實際的颱風天日期等等,都是我後來才考據出來,設定時不知道的。
對,這些都是小事,只是小事湊一湊,就變成大事了。
我寫蝶城記,部分理由是為了紀念那個年代。或許上述的事沒什麼了不起,可是,如果我在裡頭寫週休二日,那我看誰也不會接受吧?如果這個不行,那春假就不行、沒有鄭南榕也不行,蔣公銅像也不能在中正樓前方的樹蔭裡。這就是我的機車,沒辦法,my undoing,看了我睡不著。
所以,我開始改。既然要改,那就得畢其功於一役。有些東西本來我就想改,寫到一半覺得原本設定不好,可是寫了就很難改的東西,正好趁這次改個痛快。分章分卷、字數統一性、之乎者也過多、「的樣子」「的時候」「了」「想了想」,「他」或「她」,到底要尊稱學長或者直接叫小達,改口什麼時候改,MTV這種東西用全型半型,林林總總的問題,一次改完。哼哼。
我很機車,我承認,找的還是自己麻煩。不過改就改了,現在改到薇還沒出現,預計一天一章,改完才會繼續下去寫。不過呢,小小bonus,由於字數分配經過調整,因此章數減少,64變60,原本設定的「完美結構」不再存在,後面整整多出四章,可以把原來咬牙刪掉的高三抓回來,這樣某個重要角色也才不會忍痛犧牲,讓人家虎頭蛇尾。
就這樣,對不起大家。請耐心等待,我不會改一章po一章。畢竟「不連續體」太多,這是不能看的啊…
對了,還有一件事。我升級了server,應該會比較快一點了吧?
《新版日記》六十章完成後的小小感想
60章以後,開始進入最難的部份了。由於過去的設定只有60章,對我來說,這是個很奇妙的里程碑。因此,在繼續下去之前,也就想跟自己回顧一下這段時間的寫作經驗。
比起「挪威森林記」,「蝶城記」的讀者數量很少,當然,過去我發在學網BBS,今天則是一個沒有任何連線的blog;以前我很eager介紹自己,今日則很容易害羞。另外,說不定其實也不是這樣,只是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個讀者,今天有Google分析而已。
過去在貓園與連線板,公開或私下回應過「挪威森林記」的讀者約莫超過140個左右。今天Google分析告訴我的「絕對不重複」人數約莫三千四百多人。每天連線人數不大固定,不過平均值也有將近六七十人。說真的,我也不知道這是多少,但若從回應數量來看,應該也不算多吧。
為什麼我在乎讀者數量?因為,這部小說,是從網路上誕生的。
在舊版的時代,我常常收到回應,不算那些請求授權的站長板主,其實也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們。一開始我只是開心地與他們互動,但是時間久了,我才發現,「挪威森林記」的寫作其實打從最初就受到了他們的影響。隨著我越來越忙,更新也越來越慢,從大一開始的寫作一直延續到當兵、出國唸書的所有過程。我自己一天天成長,讀者們也悄悄地改變著我,在不知不覺中,「挪威森林記」早就變成了一部跟著讀者期望變化的小說了。
當然,我沒有完成舊版。或許這也是好事,一來新版才能誕生,二來也可以重起爐灶,用「整理」而不是「發展」的角度來組織這個故事。讓它更像一部真正的小說,而不是我的「寫作風格變化範本」。
只是,這樣的寫作很孤獨。
人家說創作都是孤獨的,我卻覺得,有幸生在網路時代,我們不該覺得孤獨。小時候的我常常妄想自己很孤獨,長大之後,才發現我根本不懂孤獨。只有「無窗戶」,不能溝通才是孤獨。不說別的,我有這個故事,有鍵盤有硬碟,還有一個天天對我回報的server,我一點也不孤獨。
可是,跟「挪威森林記」比起來,「蝶城記」是很內斂的。故事至今長了三倍不說,我也不替自己廣告,加上還沒寫完,常常有種其實沒幾個人在看,沒有太多人對這個故事表示關心的感覺。
跟舊版的感覺差別好大。這是我的意思。
比起舊版,我認為新版的人物鮮活得多,故事也比較可信。少回應造成專心,速度快於是不會有太大的風格出入。這都是好的。只是,我常常有種「我不怕孤獨,凱還蠻怕的」的感覺。彷彿一齣舞台劇,台上演得很專心,觀眾也很捧場,只是空位子很多,像是試演彩排,而不是正式上台。
不過這也不打緊,這部小說打從設計開始就不可能暢銷,我也沒在迎合誰,這種反應很正常。
只是,很不「網路」。
以往我在貓園曾經與人討論過網路小說的定義。說真的,內容與表現方式當然很重要,所謂「場景不同的愛是不同的愛」,但是,回應與因回應產生的互動,直到之後的改變與修正,卻是網路小說的特性,起碼我一直這麼認為。報紙要新鮮簡潔、雜誌要「雜」、詩要精鍊、散文要「散」,都是這個道理。所以了,網路如果只是發表平台,那麼也就太小覷網路的能耐了。
所以說,覺得很不適應。因為,我寫「蝶城記」,還是希望它是網路小說。
當然,上述的話只是針對自己某種感覺落差有感而發而已,並沒有否定讀者的意思,請各位讀者別多心。這次寫新版我也比較有「定見」,跟當年的迎合大眾口味不同(甚至,當年我並不知道自己在迎合)。這樣的定見,或許對整部小說的連貫性有幫助,「蝶城記」也才真的能夠成為一部像點樣子的東西。
「蝶城記」的寫作有兩個目的,除了改寫舊版,也是自己練筆的一個過程。一部數百萬字的小說,真的不會只是講個故事而已。漫長的情節與氾濫的人物,對話、寫景與獨白都需練習。此外,針對字數、結構與情節安排,也是一個大工程。
先談字數吧。新版故事是從2009年元旦左右開始寫的,至今兩年有餘。’09年一月底發表第1章,寫到40章時剛好一年整。’10年三月開始寫41,今天發到60。感覺起來,好像我越寫越慢了,是不是?
其實不然,看看圖表即知。1-40是高一故事,還含高一升高二暑假,字數約130萬,寫作時間一共十三個月。41-60才剛過高二一半,寫作時間十一個月,字數卻已然破了100萬。也就是說,以字數而言,其實產量是相當的。
因此得知,「蝶城記」的章節字數是不統一的。當然,這也是之前就設計好的。理由很簡單,前面的故事比較緩慢,後面卻很急;前面要慢慢鋪陳人物與背景,後頭要展開故事。前頭雖然事情也不少,卻須讓讀者覺得時間過得很輕鬆;後頭複雜性提高,如果分章太多,只會讓人容易忘記伏筆與線頭。
所以啊,跟讀者們討個饒,我並沒有偷懶,只是因為章節數目減少,所以才會覺得間隔時間提高。其實,每天三千多字的速度,還是保持著呢。
其次聊聊結構與情節。這部小說以第一人稱寫作。既然是第一人稱,那麼所有的故事都必須是「凱看得到的事」。整個故事有好幾條線,薇、小箏、小渝、說唱藝術社與演講社、詩朗隊、月光和狗,代聯會、學校生活與「未來」,又以凱的一些小故事來貫穿,「在纏繞虯結中成長」。沒有一條線不是設計好的,也不會丟掉任何東西,就結構而言是很精心設計的。
以情節而言,前慢後快、前分支後整合、角色上場有規律又會熱身、每條重要的線都會慢慢鋪陳幾章、對比中求異同、高潮後要慢慢降溫,這些我都很注意。一直說情節不是新版重點,其實我對情節很要求,只是希望表現起來能夠越真實越好,因此也不大強求什麼高潮迭起之類的事。當然,故事總是一波又一波的,隨便講就會高潮迭起,所以我才說,不是重點。
對話很辛苦。兩百三十多萬字了,「她說」「他道」「笑了起來」「點點頭道」「搖搖頭說」「遲疑半晌表示」這些詞,我打起來覺得很痛苦,常常很想一頭碰死,不然就是回小學找老師算帳,質問老師當年為什麼不好好要求我做換句話說的習題。我期待自己的文句有韻有氣,偶爾要有「白話文對仗」,也不能老是重複相同的引詞。每當這種江郎才盡的時候,我就會去翻翻金庸或二月河,看他們也會這麼「他便道」「他便道」「於是他說」的,這才肯放自己一馬,繼續下去。
不過呢,哈哈,有時也就分心繼續看乾隆或射雕了,因此也就慢慢來啦。呵呵。
「蝶城記」的環境很受限,跑來跑去就是當年的城中區、薇家、澎湖之類的地方,中正紀念堂廣場、總統府前長長的紅磚道、海濱日落或星空花園,偶爾跑去什麼光復樓中正樓,不外乎這點背景。當然,跟小玫在廣場散步,看小渝在廣場練習,或者六七晚會在廣場上表演還是不同的。我一直設法變花樣,就是希望這些地方不要看起來都一樣。
最近比較愉快,因為「未來」出現了。人物、心態、背景與環境大異,寫起來比較痛快。不過,也要在長大後跟未成年中間快速轉換寫法與心態,說真的並不是那麼簡單。
是故,我算是練了很多。12、18、20、25、27-29、31、32、36、38-39、40、49、51、56、58、59、60都對我有特殊的練功意義。這些章節每個都給了我一些啟示,也讓後頭的故事能夠更好看。或許這樣的羅列並不能代表什麼,但是,每當我自己回頭看看它們,都會有種很不一樣的,很欣慰的感覺。
於是,故事走到了最後25%。
在此先謝謝大家這兩年來的陪伴。寫一本三百多萬字的小說是很累的,一直有的鼓勵,是故事能夠繼續下去的動力。這麼說來,「蝶城記」還是一本網路小說呢。呵呵。
以上絮絮叨叨,算是給自己一個小慶祝。慶祝字數突破舊版將近三倍,也慶祝60章的完成。希望,後面的20章,能夠讓大家覺得等待是值得的。
《新版日記》第六十章
60章,舊版的最後一章,新版字數高峰,也是另一個「結束的開始」。
未來我會把故事分成四卷,本章是第三卷的結束。故事有起承轉合,作為「轉」,這章我自己的期待非常高。想想才剛寫完46章,如果當年有這種速度,「挪威森林記」也就會完成了。換言之也不會有「蝶城記」啦。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這一章有非常多的情慾戲,跟過往的章節不同,寫的比較赤裸。當然,也是為了凸顯長大後的凱的變化而來的。本章是個結結實實的兩線對照寫法,沒有淡入淡出,「未來」故事幾乎跟「過去」一樣多,這也是從56章開始最大的變化。不過,之後就會恢復正常,不會有那麼多「未來」。
另外,這也是情緒濃度極高的一章。獨白大大少於59,情節也不複雜,因此難度倍增,所以才寫了那麼久。薇的、娃娃的、甚至馨馨的情緒都很強烈,性愛篇幅也不好寫,還有好多景點,也都只能稍微帶過,無法認真寫完。
這章裡提到了「蝴蝶春夢」,不知道有多少讀者看過這部電影。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找,雖然是舊片,卻是個非常好看的經典。故事裡的主角蒐集蝴蝶標本,我拿來比喻凱,加上又是「蝶城記」,嘿,真的個有趣的延伸閱讀。
這一章裡頭有很多小小的隱喻,跟以往不同,我多半把寓意直接寫出來。比如說「羅莎三號」或者「澎湖的故事妻」。因為,這畢竟是第一人稱的小說,從第一人稱的角度看事情,其實不需要太隱晦。
這也是很多對比的一章,山跟海、屬於別人的室內與屬於自己的室外、晴天雨天,青澀與濃密的性愛。整個故事收在最後,等下一章的來臨,結構清楚而「霸道」,是我最喜歡的一章。
當然,故事是悲傷的,這裡是暴風雨前的寧靜。61章開始故事進入尾聲,所有開展的都要收束,所有的分支,都會在纏繞虯結中有所結論。請大家耐心等我慢慢寫,我不希望功虧一簣,寫出個自己不滿意的結尾。
這張圖是我在Friday’s照的。當天的氣氛很安靜,跟故事裡幾乎彷彿。就當成是文中的插圖吧,呵呵。
《新版日記》第五十九章
這一章,是個資訊、情節、情緒、寫景、對話、鋪陳、結構都極其困難的一章。同時,也是「未來」最鮮明的一章。因此,也是本故事至今的字數高峰。
「心心相映」的故事線幾乎cover了所有重要的角色,或多或少,每個線頭都很重要。即使沒有寫很多的,也都是極其要緊的伏筆。就故事情節,以及結構設計而言,可以說是絞盡腦汁,才有了今天的樣貌。
整章分成兩大段。一段是整個三月的所有故事,一段是第三次去澎湖的「出發前」。兩段字數差距不大,卻連澎湖的土地都還沒踏上。
這章非常貪心,企圖心遠超雨港之憶水準。其中穿插許多小故事,像是下棋那段,就是其中的小趣味。此外像是鹿港、蓮池潭,關於眷村的描寫,以至「拾穗雜誌」;雖然篇幅都不大,卻也是精心設計後的,替時代做一點記錄的背景橋段。
所以說,「資訊量」很大。
其實整個蝶城記都是這樣,記錄當時的社會一角,記錄一些小小的故事,像是泰北孤軍後代來台灣唸書這種的,都是我的「文以載道」。我一直不認為蝶城記是愛情小說,雖然談情說愛佔了絕大部分,不過那也是因為主角都在青春期,談情說愛嘛,嗯,是上帝的設計,是演化的必然,也是宇宙的真理啊~~
當然,從56開始,邁入後期的故事高潮,「時光旅行」已然開始。這章還不「夠」明顯,等到偉大的里程碑60章出來,呼呼,就是正式兩線描寫的開始啦。
情節與資訊,不能掩蓋角色特質。這章裡當然薇是主角,但是巧怡、小光、小彬、娃娃以至狗弟等人的表現依然重要。整部故事不算薇或凱,我一直認為馨馨跟小箏是塑造最成功的人物。這是我的堅持,故事裡除了真的跑龍套的人(老實說沒幾個),每個人都要個性分明,甚至一說話就知道誰是誰。即使像是小丁學長、河馬、王又勤、宜君或儀蘋這種偶爾才出現一下的角色,也須做到。這章裡周邊角色的戲份都不重,難就難在這裡,反而長篇大論的比較好凸顯個性,像是薇跟凱。
不過,這章真正的功能還是橋段,用以作為60章的引子。過去舊版60章就是結尾,是故,下一章才會是我最傷腦筋的部份。59章寫得很慢,其中又有「拼貼」,下一章目前還在修正,應該這兩天就會貼出來。
附上兩張圖,一是文中提到的「飛虎隊」飛行夾克後縫製的「識別證」,另一張是「廢墟之家」所在的危樓歷史照片,給大家欣賞一下。
另外,本章承蒙Simon學長指導,小弟銘感五內。有些地方無法從善如流,也請學長等60章再指教。
《新版日記》跟後面故事有關的大事記
這幾天正在準備最後一卷「翼」。由於這卷故事線很複雜,許多前世今生的都要跑出來,所以拿出了之前的「大事記」來看一下確定無誤。看啊看啊覺得很有趣,分享一下給大家看看。這裡我刪除了一些東西,省得洩漏故事。想想這掛人很纏繞虯結,貼出來也不錯。唉,好像把故事搞得很複雜了。
本來還想順便貼一下1992年之後的,可是發現一定會洩漏故事,所以算了。寫寫大事記還蠻有趣的,原本我有計劃在80章完成後寫個年表,後來想想,好像太誇張啦。
以下是後面故事會出現的重要角色之「前世」。忘記的可以看一下。
《新版日記》第五十八章
「繼承」舊版的章名,「春雷」之後是「漂浮的愛」,蝶城記的最高潮就此開始。建議大家先別看下去,看完故事再說。
這章還不是普通的難寫。因為,這裡的對話需要「控制」。以往不是沒有那種暗示性的、說一半的對話,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表達方式,但是,這章裡的對話,卻比以往都難。
首先,當然得讓對話的兩方,薇跟凱,都保持著他們固有的講話態度與習慣。其次,兩人的關係改變,也就產生了新的對話模式,兩人都在摸索,也在直言不諱的對話中,緩緩透露著心情。
薇跟凱的對話與別人不同,他們都不會在字句中隱瞞對方,有話就說,有問題就問,算是直接而痛快的。這也是兩人為什麼與對方那麼有緣的理由。從結識開始一直沒有改變的溝通方式,讓兩人總是愛著對方,無法分離。
然而,兩人都有心事,也在摸索著如何對彼此敞開心胸。這樣的對話真難寫,一來又要直言不諱,一來又要有所保留,光設計結構就難,更別提寫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兩人分離已久,這裡的對話,是他們重新認識彼此的方法。
而這樣的認識,卻是在兩人在一起的前提下,先在一起,再認識,而不是先認識才決定在一起。
還要保留「秘密」。
薇心裡有別的事,凱也是;凱對薇有一些問題亟待瞭解,薇也對凱如此。但是,兩人卻都沒有直說,卻又針對每個問題都正面回答,跟以往一樣,毫不保留。
於是,就聯繫到了婚姻的情節了。
這次試著開始寫兩線故事,本來寫得更多,後來想想還是刪了不少。那些是後來61-72的主力,其實不該在現在出現的。本章最後已經開始嘗試把兩線融合在一起。當然,「未來」在現階段不是重點;而且,那些未來也會逐步發展、有所結論,不會就這麼擱著,只是個「現狀描述」而已。
這章寫完我要休息一下。回頭修修37-57。大概兩個禮拜不會發任何新的,通知一聲。
《新版日記》第五十七章
「春雷」結束了。故事還沒。這是我第一次在上中下的結尾留書扣子,對不起大家,不過看到58,應該就會被原諒了。
綜合這三章,從55的「上回提到……」開始,稍加休息,之後就是聖誕大會,聖誕大會橫跨55與56,之後在56後面暫時把從53開始的連續熱鬧靜下來,進入57。
57一開始好像在談一些不相關的事,氣氛比起前幾章放緩非常多。但是中段又快了起來,一路過了整個寒假,直到「驚蟄」當天。我希望「收力」之後再「出力」,比起56之毫不保留,57其實更需要專注地寫。又不能讓氣氛斷掉,又要好好埋下高二下的各種故事線頭,說起來比56還難多了。
這三章自成結構,承先啟後,故事上有講完前面沒講完的故事,也有留故事給後面講,以進度而言恰恰好,又「過渡」著高二上與高二下的氣氛,而主旨卻一直很集中在薇身上,更同時把很多等著要醞釀的、關於薇的事情都組織完畢。自己認為,是本故事開始以來,論技巧與鋪陳最難的三章。
不過,這章我自己有點不大滿意,覺得哪裡怪怪的,卻又說不上來。或許是獨白變多了吧,不過這也沒辦法。下一章獨白大減,只怕對話又變成了另一個難題。
這章裡有很多小趣味,畢竟高潮的結尾部分已然開始,很多東西既要收又要鋪,作為「下」,其實也有點奇怪。不過這三章還是挺有趣的,明明是一個連續的結構,卻各自分開,前面緊湊後面放鬆,又有「時光旅行」,作為實驗章節,實在也是個里程碑。
就像之前所說,我的「實驗」差不多了,接下去會有兩線的寫法。雖然以時序來說才過了高中的一半,章節數量只剩不到30%,但是後頭會填入的情節與「年份」都會大大增加。這是蝶城記寫到今天最高難度的挑戰,希望從58章正式開始後會完美達成。就像故事裡說的,圓滿就好,就是完美。
下面是連結,這就是凱跟蘭蘭一起吹的曲子:
就這樣了,希望大家喜歡這一章。
《新版日記》第五十六章
這一章,不再隱晦,直接讓薇出場了。
聖誕節活動告終,凱也完成了「切割」。整個活動埋了許多伏筆,很多日後會成為高潮的劇情也就此肇始。這一章分成兩個階段,聖誕活動是其一,活動後的沈澱是其二,各佔一半,算是涇渭分明。
可是,其實講的都是薇。凱在準備自己,通過表演、獨白與回憶,準備迎接薇的回來。
如同之前聊過的,這三章都是在收束故事,所以很多以往提過的小事情也都逐漸回來了。從「雨港之憶」後我就不大在乎時間要整整齊齊的排列好,這裡寫得倒是蠻得心應手的,也不再需要講一堆「引言」了。
堆砌詞藻是另外一個挑戰。一般來說,我只在寫浪漫或寫悲傷的時候才會這麼幹,而且新版的狀況應該比舊版大有改進。不過呢,這章裡我換了個語調,或者說這幾章來我逐漸在學著寫另外一種明明字句很多,意思卻很淺白的寫法。我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改變,真要舉個例,就像看到路上的風景一樣。我們的眼睛收進所有資訊,招牌、馬路、行人、路燈行道樹等等,但是感覺卻只有一個。這就是我想嘗試的。
本章還有兩個小小的「特別段落」。這也是第一次這麼寫。嗯,好吧,之前其實也寫過,只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隱晦,我猜大概沒有任何人看得出來。畢竟,那裡只有一句,也是將來才要接續寫下去的。
這種「特別段落」還沒完,故事結束時,所有人的「結論」都會出現。這就是我對「蝶城記」的期望,構築一個真實的、成長的故事。
大活動總是會造成情緒波動,問題是,大活動也很忙,一般來說想得都不多。這也是寫大活動的困難所在。另外,這章我也毫不客氣地寫了一堆歌,我希望每首歌出現的時候寫法都是不同的。可是,或許是寫得太投入了點,自己完全無法分辨到底是不是過頭了。說起來這章的確是個特例,我自己竟然無法評價寫得如何,或許這也要靠讀者的意見了。
不過呢,這些歌倒是可以拿來參考參考。列表如下:
《新版日記》第五十五章
每本長篇小說,情節上都會設計一些高潮起伏。「春雷」一共有三章,這裡就是「起」。熱熱鬧鬧,故事情節與情緒濃度通通開到滿檔,同時也實驗著新寫法,可以說是這段時間的最高潮。
故事當然是接續著的,不過這三章講的,其實最主要的只有薇。
新版裡我非常強調真實性,真實的故事背景、真實的場景、真實的想法與心態,試圖創造出某種非常真實的感受。這畢竟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小說,所以,「真實」,是個重要的命題。
問題是,真實有很多個面向。除了背景設定,主要還是角色的行為、心態與行為的「因果」。所以故事一路走到這裡,情緒濃度就會越來越高,高到有時候寫起來都很激動,有時候也覺得受不了的程度。
這三章,是凱從上了高二以來的故事總結。連續的事件與情緒起伏,這是從40章以來越寫越重口味的集大成。把這三章貼完後,未來新版就只剩下30%了。一般來說故事的最高潮就要開始,我會讓故事從57到60稍微「伏」一下,之後就一路不准休息到結束。我相信,各位看倌應該也會覺得越來越強烈才對。
「春雷」在舊版是薇回來的那一章,不過新版的題目跟舊版其實關係不大,別猜故事才好,這樣真的會破壞樂趣的。
當然,沿用名字是我的懷舊習慣,舊版裡的「春雷」寫不出來的情緒,這次我特別分了三章來醞釀,就是希望好好來個精采的。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三章的故事結構、張力與一些創意成分,應該是超過新版所有上中下故事才對。我希望這三章的故事能夠好好給章名一點「面子」,別輸給「雨港之憶」了。
不多說,小渝的故事接回,請大家指教。謝謝。
《新版日記》第五十三、五十四章
經過六十七天,或者該說,從第一章開始一共六百九十七天,蝶城記終於突破兩百萬字了。2,043,663,這算是個新的里程碑。想想這兩年都用同一個鍵盤,真是苦了它了。
這段時間小弟很忙,進度實在不算很快。這次兩章一起貼,希望能替大家稍微解饞。這兩章的故事非常滿,從代聯會選舉到北一女校慶,中間貫穿著小渝、大姊與娃娃,總結在校慶當天,再一次出現在熟悉場景裡的凱,發現了自己的變化。
當然啦,五十四結尾的時候又有了書扣子。畢竟故事還沒完,五十五章才是凱的高二上生活總結。
從四十章開始,凱的高二生活一直有種失控的感覺,新的角色不斷躍上舞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代聯會選舉一直到五十三章才終於落幕。寫代聯會選舉是舊版時放棄的內容,這次當成是主要情節,我自己覺得結尾結得不錯。當然了,這才只是選舉,日後的施政更精采,這兩章已然透露出下面的氣氛了。對凱來說,這不會是個結束,而是更多「考驗」的開始。
之前提過學校跟社會其實沒兩樣,近來看到五都選舉的樣子,反而覺得這些「成人」比學生還幼稚。或者說吧,其實他們並不幼稚,只是把我們當白痴,想想覺得很感嘆,所以滅絕師太那段,反而變成了另外一種抒發。
我不透露劇情,大家自己看好了。這兩章情節比較多,老實說有種收線頭的味道。畢竟,只剩一章高二上就結束啦,寒訓開始後就是春天,故事也即將邁入最高潮。以時間序來說,這裡已經接近了舊版的星火卷,也就是說,薇也快要回來了。
談到新版舊版的比較,這次我刪了不少月光和狗故事,然而對大姊反而更有耐性。這個角色有很多面向,我捨不得一次用完。想想新版故事裡每個人都比較立體,看著角色們逐漸長大,我寫起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北一女校慶對凱來說是個回顧與總結的日子。其實隔幾天就是北一女校慶了,故事裡的「校慶屆數」是四十四屆,剛剛打聽一下,今年竟然是有園遊會的六十五屆。想想這簡直是歷史小說,不知道屆時有沒有讀者要跟我一起去做延伸閱讀。嘻嘻。
不聊了,回去寫五十五。我隔一陣子還要更忙,趁有空還是存存稿吧。
《新版日記》第五十二章
兩個月沒更新了,謝謝大家的耐心。
五十二章是個重要的轉折點,自凱高二以來的所有「發展」,在此整理了一番。寫這麼長的故事總是有這種章節,承先啟後一番,才能進入最重要的一章。
這段時間我自己發生了蠻多事情的,寫起來也慢了些。不過呢,這一章應該算是「料」很足的才是,檢討一番,幸好沒被生活瑣事影響寫作情緒。
簡單來說,這章有五條故事線:王藝嵐、馨馨跟大姊、首度登場的黑若澤與白珛靈、選舉前隱伏的變化,以及薇。故事到這裡已經花了190萬字,很多時候必須整理整理,不然的話,讀起來容易東丟西丟的,拉不回主軸。
薇是會回來的,依照設計,很多故事必須在她回來前結束,因此這幾章的字數也比較多。我自己看看,筆觸的感覺有點跟前四十章不同了,尤其是這三、四章,為了配合劇情,寫得也悶了點。這章我寫著寫著覺得很緊張,若非最後陽明山那段寫得較順,幾乎會再度停頓,重新再寫一遍。
說真的,我還是最喜歡寫馨馨。如果學某些漫畫來個主角投票,我自己一定會投她。哈。
下一章就熱鬧了,投票結果出爐、合併戲劇社的故事進入主軸、凱跟王藝嵐與小渝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大姊那頭也不再寫得那麼隱晦。最重要的,北一女校慶登場,一個大聚會又將揭幕。我會快點寫,這次不會拖那麼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