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日記》第五十六章
這一章,不再隱晦,直接讓薇出場了。
聖誕節活動告終,凱也完成了「切割」。整個活動埋了許多伏筆,很多日後會成為高潮的劇情也就此肇始。這一章分成兩個階段,聖誕活動是其一,活動後的沈澱是其二,各佔一半,算是涇渭分明。
可是,其實講的都是薇。凱在準備自己,通過表演、獨白與回憶,準備迎接薇的回來。
如同之前聊過的,這三章都是在收束故事,所以很多以往提過的小事情也都逐漸回來了。從「雨港之憶」後我就不大在乎時間要整整齊齊的排列好,這裡寫得倒是蠻得心應手的,也不再需要講一堆「引言」了。
堆砌詞藻是另外一個挑戰。一般來說,我只在寫浪漫或寫悲傷的時候才會這麼幹,而且新版的狀況應該比舊版大有改進。不過呢,這章裡我換了個語調,或者說這幾章來我逐漸在學著寫另外一種明明字句很多,意思卻很淺白的寫法。我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改變,真要舉個例,就像看到路上的風景一樣。我們的眼睛收進所有資訊,招牌、馬路、行人、路燈行道樹等等,但是感覺卻只有一個。這就是我想嘗試的。
本章還有兩個小小的「特別段落」。這也是第一次這麼寫。嗯,好吧,之前其實也寫過,只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隱晦,我猜大概沒有任何人看得出來。畢竟,那裡只有一句,也是將來才要接續寫下去的。
這種「特別段落」還沒完,故事結束時,所有人的「結論」都會出現。這就是我對「蝶城記」的期望,構築一個真實的、成長的故事。
大活動總是會造成情緒波動,問題是,大活動也很忙,一般來說想得都不多。這也是寫大活動的困難所在。另外,這章我也毫不客氣地寫了一堆歌,我希望每首歌出現的時候寫法都是不同的。可是,或許是寫得太投入了點,自己完全無法分辨到底是不是過頭了。說起來這章的確是個特例,我自己竟然無法評價寫得如何,或許這也要靠讀者的意見了。
不過呢,這些歌倒是可以拿來參考參考。列表如下:
中島みゆき:
時代(這個片子很經典)、空港日誌(只找到薬師丸ひろ子的版本)、誘惑、横恋慕(這不知道是哪個版本,舊版本比較有味道)
關正傑:
這個秋天(竟然還有「天龍訣」的唱片封套,拍拍手)
さとう宗幸:
Europe:
Rock The Night、The Final Countdown(Live版本)
Roxette:
The Look(Live版本)
趙傳:
我終於失去了你(演唱會版本)
Rolling Stone:
Ruby Tuesday、Paint It, Black、She’s A Rainbow
Eyeless In Gaza:
就這樣了,我希望大家喜歡這章。畢竟,這是「雨港之憶」以後,我給自己的下一個挑戰。
這一章,份量真的很重,比起之前的也要複雜很多
剛看完新思還很亂,先亂寫一點:
比較特別的是,透過凱子的內心獨白,小董談到了很多的”未來”,談到許多人在以後的情形
這樣的手法,之前似乎只有在小箏寒訓時在肯德基拍著凱子的背時出現過,節奏會跟著很久之類的一句話
小渝在這章似乎是淡出了,變得非常模糊
或許是在前一章已經放過光彩了吧
整個從聖誕晚會到最終,似乎有種曲終人散的感覺
於是這章裡有過去,有未來,有回憶、有思索,但更多的是結束
寒假開始,凱子的高中生活正式過完一半
只是剩下來的一半,應該是更不一樣的局面吧
點選了連結聽歌,前幾首當中,個人比較喜歡”時代” 和”青葉城戀歌”
所以果然是老人家了…
怎麼說,這些歌都蠻適合放在這章這樣的告別氣氛
看得出來小董對這章下了很多很多的功夫
不是只有情節的鋪陳而已
包括選歌,以及在情節中的穿插,似乎都有點review的味道
所以其他人是聖誕的狂歡,對凱子而言卻是沉澱的開始
The Look我本來就很喜歡,情節上放在凱子的開場第一首似乎有點像是對薇,或者Aphrilis的致敬
後面的幾首也帶出凱子的心事;Rock the Night的MV跟這一章營造的party氣氛有點像
整個讀下來個人認為從晚會一開始到結束的曲目安排是很成功的設計
故事走到這邊,像小董說的,這幾章比較重一些,所以有些猜測接下來會再如何地重法
“蛹”的階段還沒走完,所以這兩章裡凱子分別和爸爸以及薇的父親的對話,相信對於凱子有著一定的意義
只是就算到了”翼”的階段,不是蛹破了就能掙扎著出來,也不是展翅就能馬上能飛
跌跌撞撞應該還是不免的,或許挑戰還會更多吧。
BTW,這場party玩得這麼大,滅絕師太那邊不太可能沒收到風,尤其又有楊淑芬在…
對這兩段”特別段落”反覆讀了好幾次
所以80就會是這樣的手法嗎?
個人是覺得這種方式寫來會很有味道,也很喜歡
像是聽著一首老歌,像舊地重遊
不只是歌的內容或是依舊與否的景物
而是與這些相連結的人事
這樣就真的是有了”記”的感覺
回頭看看,或許小董這種”不在乎時間排得整整齊齊”的方式
其實是為了這樣的寫法作準備
畢竟這許多的故事,對凱子來說
以這種”記”的方式表達,比較像是娓娓道來,一幕幕呈現的感覺
並不是流水帳編年史
就像在記憶當中,往往各個事件或是故事,是會依照我們對於這段記憶的感覺來歸檔
而不是依照年分
所以,東想西想,片片段段,沿著思緒一一浮現,才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吧
其實這兩段是個引子,不過不是為了80章,而是為了導引到某種更貪心的寫法的前導工作。至於那個80章啊,老梗啊,平舖直敘地,什麼寫法都沒有…
忍不住再無病呻吟一下:
後面那段和薇的爸爸對話,看了很有感觸
特別是那種想要一直進步,想要趕上,想要不讓對方失望的心情
另外,對於小董說的”更貪心的寫法”很期待啊
只是,至少從現在這些段落來看
到了80的時候,應該是不用再問太多”後來呢?”了
只怕正好相反。「後來」是80的樂趣。
其實那兩段只是實驗,我直到此刻對原始設計中的「時光旅行」還有點緊張。跟49章一樣,那是寫法上的實驗。雖說其實並不稀奇,很多小說都這樣寫,但是是否適合蝶城記是一件很值得思考的事。我還在練,所以成或敗大概就看58了。如果成功,那後面就不用重新想,如果失敗啊,哇哇哇,那就棘手了。
那就很值得期待了。
只是這樣的方式會不會很容易把”後來”的觀點和價值觀套用到”當時”而不自覺呢?
或者,會造成獨白或解釋過多的情況?(在舊版中有一點點這樣的狀況)
但至少在這章的實驗我認為是成功的
只是比較好奇的一點是
小董希望這一部作品的真實感要盡量高一點,也花了很多工夫在上面
只是寫到了這些”後來”,例如這一章的馨馨那一段,會不會有點難以拿捏呢?
這真是個超好的問題。
會,當然會,經建會委員與兩屆立委,依時序上是超過今天這一分鐘的。設定裡馨馨是在九一一之後才開始大賺特賺,所以直到最近希臘破產時應該還在賺,還沒去出將入相什麼的。這裡的困難就在此,不過我「相信」經建會跟立委是不會變動的,喜瑪拉雅山也不會在20年內沒有靄靄白雪,所以這種創造性模糊還是可以的。
我不大認為價值觀套用的事情很嚴重。說真的,凱這樣的人,既愛嘗試又會檢討,很容易受到感動,也很容易激動,我所認識的這種人都很早熟。早熟的人通常到了「別人趕上時」的年紀都有點內在幼稚的狀況,所以我是覺得還好。
另外,其實這麼寫也是一種對照。未來的他比較現在的他,才不容易「漏作者的餡」。畢竟,滄桑與成長,單純與幼稚都很好寫,一半最難。我一邊試著模擬那個一半,一邊也利用之後的滄桑來造成比對效果,這樣就算他在90年代時有點超齡,那也會稍微比較還好那麼不明顯一點:P
再說了,其實什麼是超齡呢?我看馨馨最超齡,這個故事裡,就Ansery那掛最幼稚。上次聊到王藝嵐的超齡,不是我在說,那幾年我真看多了這種女的,反而出了社會後覺得「咦?妳們也沒什麼變嘛。」想來這也是超齡後的幼稚吧。
不過,這個問題我會小心處理。等57出來後看一下黑糖冰那段,希望可以聽到關於「這裡面的凱是不是也超齡,還是很合理?」的討論。
至於獨白呢,起碼56裡我自己覺得還好。未來沒有「故事」的我是不會寫的,所以還是不會有太多獨白現象。說真的,新版我最大的努力就在這裡,少自說自話,多讓角色們囉嗦。自己打個分數,我覺得新版就對話寫得好。馨馨的、巧怡的、詩聖小光、小箏小渝、阿珍阿誠或慧心學姊,嗯,我覺得她們都很有自己說話的風格。
當然,凱最有風格了。他沒怎樣。
獨白失控的現象我最怕在49章發生,不過看樣子還不會對吧?那章是極限,我相信之後不管寫哪章都不會超過49的幅度。
對了,還有一個,實在忍不住偷偷透露一下後面的。1990北一女社團聯展,上面會發生一件誇張事。那件事情我可是真人真事照搬大螢幕,算是難得的「歷史現場重現」(之前都是虛構的,頂多是背景傳真)。反正沒幾章了,到時候看看,那個才是「王藝嵐型態的超齡17歲社會化女生」的當年版本。
我認同內在幼稚也很不要臉的自動對號入座說我也是,哈哈哈哈
談到王藝嵐型超齡,同樣背景時間的階段,我當然不像凱子那樣認識那麼多女生
不過補習班裡、以及後來在大學裡,的確就是會有那麼些超齡的人
不過,男女都有。
或許這也會跟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或是經歷有關吧
碰到狀況,走得過的,就容易會有超齡的成熟
像是馨馨這樣的情形
不過,話說回來,所謂的”成熟”又是如何呢?
或許即使是同一個人,還是應該要看不同的面向吧,例如詩聖
49其實我覺得很剛好,可能是我覺得走到一定的段落,總需要稍事整理一下
而且,這樣的故事,本來精采的地方就不只是在情節上
相對的其中人物的心思想法反應轉折等等的,往往才是最能給故事帶來感動的地方
BTW,的確,新版裡的對話很好,也真的讓很多角色變得更為具體
很難想像這些對話內容到底在最初要如何的設計安排
以56來說,單是後面跟小光那段就很精采
一樣是搭檔夥伴兄弟的角色,小光、詩聖、Ansery、或甚至阿誠
對凱子應該都是有著截然不同的定位的
然後,”凱最有風格了,他沒怎樣”這句經典! 哈哈哈
看完最新的兩章,我只是在想,切割的這麼乾淨的董子凱 , 真的是薇要的那個董子凱嘛 ? 時間軸也許拉的很長,短短的兩篇帶了快要兩個月的時間 , 不過情緒的起伏消失了 , 凱子就像是交代後事一樣把三段感情做了切割,先不提女方那邊的情緒反應 , 能夠這樣子切割自己感情的凱子 , 是不是走上了跟薇期待相反的那條路上呢 ?
女方可不是沒有情緒反應…
只能說,不是,不過剩下的什麼也不能說啦。看57吧,或者說,嗯,看57-58。
BTW, Chicago版本的是這個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jZxn8H8QOY
似乎可以模擬想像一下 Jolly Old St. Nicholas 那一段的情節,時間就如同小董所設定的在2003
真的耶,好讚。我說的的確是這首。這也是2003的X’mas嗎?
只是這邊的管樂器很專業,跟我想像中的編曲不同。
好像就是在2003年的X’mas,地點是在洛克斐勒廣場,因為有好幾段youtube的影片都是這一場。
2003在NY的Rockefeller Plaza 的Live,好像是為了宣傳他們的Christmas album “What’s It Gonna Be, Santa?”所辦的
同一場的:
也是聖誕歌曲的Winter wonderlan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YeRywMmHhs&feature=related
25 or 6 to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yINt-EXuHY&feature=related
這樣好像可以稍微想像小董描述的這一章當中的場景,哈哈
這些還真讚。56裡面凱子跟阿誠說的就是這張專輯。我倒不知道有現場的,看來大家還真有緣…
不過呢,不是每一個場景都合適拿YouTube的東西來想像的。呵呵。剩下的就不特別點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