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日記》第卅九章
「盛夏記事」完成。薇再度離開,小箏重新登場,暑假也即將結束。一段延續了許久的故事終於暫告段落,另一條故事線,也即將說到盡頭。
連續三章的澎湖之旅,薇跟凱從一開始的忐忑不安,終於一路把話說開,也更進一步地堅定了彼此的感情。這幾章的故事其實很簡單,表面看來都是遊記,不過也通過這一站站的澎湖景點作為背景,重新讓兩人定義了彼此的關係。
本章裡頭討論了幾件事。其中最難也最有趣的嘗試,就是讓薇跟凱討論「結婚」。兩人畢竟是高中生,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有點遠,然而通過這一連串的「討論」作為鏡子,反而容易照見兩人此刻的關係。我自己早就忘記當年是怎麼看這件事的了,一切的情節都是按照兩人的程度做合理的推想。希望這一段有關婚姻的討論,不致於看起來有欠合理。
由於多了一天,薇帶凱好好玩了一遍西嶼鄉。這次對西嶼東台的描寫我算是用了很大的心力,希望也能激起讀者們的興趣。要是讓我選一個澎湖的「第一景」,這裡就是我的最愛。在此附上一張我去東台時照的照片,大家可以拿來想像一下。
說到東台,老實說我沒在那年頭去過。因此寫作本章時針對東台營區與當時的東台古堡狀況參考了很多資料。如果有讀者發現bug,請務必提示一下。畢竟蝶城記對環境的真實度要求很高,描寫不能出包。
這一章寫了一些凱的家庭。以往在寫挪威時有讀者曾經反應「凱好像沒有家」,當時我沒當一回事,今天想想,這個批評真是再對也沒有了。這次寫新版,我放入了很多很多的細節,不但有凱的,也有薇的,甚至還有其他人像是馨馨、詩聖、小光、阿丹以及未來的梁文渝的家庭片段。也希望這樣的描寫,能讓讀者對這些角色有更全面與立體的認識。
寫澎湖難的地方在於景色類似,無論山水、網峖、蒔裡或其他的沙灘,講起來畢竟都是一個樣子。當然,每個沙灘都各有特色,不過畢竟這不是澎湖導覽,我也寫不來這麼多。倒是像大義宮、通樑古榕之類的景點各有特色,寫起來就開心多了。這章後面寫了一點傍晚的通樑古榕,反而那段描寫是我的最愛。一個華燈初上、收攤回家時的景點,其實是很落寞的,我喜歡寫這種東西。
薇的離開算是重點,不過這次兩人的氣氛不同,寫起來也不用多花字數。臨行前的幾小時、凌晨的冷清機場,都已經說了很多故事。倒是兩人在走之前安排帶討論了許多事,不消說,這些每個都是伏筆,未來會怎麼用出來,請大家慢慢等吧。
故事結尾時凱跟小箏說了一句話,相信大家都會很驚訝。從這裡開始,凱的變化已然「完成」。接下來的故事裡,原來的凱就會逐漸「隱沒」,一個新的凱開始表演。我希望,這個凱能負起主角的責任,讓後續的故事更有趣,也更有「人味」。
不說了,我回去寫四十章。希望一月底新版一年紀念時,能夠完成四十章,也就是蝶城記的半數。謝謝大家。
看完
情緒還是很多,想法也很多
需要整理一下
嗯,既然小董不介意有破梗之虞,那那那,我就獻醜了
關於凱和薇對於婚姻的想法
我自己當初談戀愛以及結婚的時候,可沒有想這麼多
對於小董所寫出來的這樣的想法,以我自己這十幾年來的婚姻生活
其實是很能夠認同的
或許是因為我沒有生小孩吧
和老婆之間有許多的相處時間
比較會去想這些東西
只是不能像小董一樣能夠表達的這麼清楚
關於凱子和薇所談到的有關小箏的事
以及小箏這個角色,以及她的思維模式
其實跟我的想法很接近
或許之後整理一下,再來野人獻曝
寫信,這真是已經失傳的古老技藝了
平信要寄那麼久嗎?
民國八十年那時,我是用限時專送的
固定都是一個禮拜的時間
記得那時也是每周固定的日子去開郵政信箱
然後隔天寄出回信的
真是久遠的記憶阿
說真的,拿著筆,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信紙上
那種感覺,以及心思
和現在的e-mail完全是不同的
更不是現代這些通訊工具可以取代的
看到最後,我想,
凱子已經走上了成人之路了
只是,這是必然的軌跡吧
很有趣的
凱子想到跟小箏的關係的變化開始
是從社長選舉開始算的
而那也就是五月的最後一天
五月也就是小箏的名字
這…若真的是小董當初的設定如此,那小董還真是花心思啊…
第七封信先不拆
呵呵,這像是聖經啟示錄的第七封印嗎?
或是柏格曼的呢?
如果是後者,那麼電影中武士不斷試著延緩著那必然的結果的到來,
在這裡又會有甚麼樣的指涉呢?
抱歉,我又亂想了…XD
————————————分隔線————————————-
以下純屬亂想的:
關於小箏這個角色
這段時間閱讀下來
其實小箏的形象其實一直是很鮮明的
她很有自信,也有著相應的實力
她很主動,想要的或是想做到的,就會積極去完成
她也很要求完美
套句小董的話,她很”北一女”
在小箏的設定裡,高一是校內的演講和辯論冠軍,進入儀隊
而演講社基本上一定不會是一群安分乖順的小女生
小箏空降演講社還能夠把演講社員壓制得服服貼貼
另外還能得到滅絕師太的賞識
在北一女那樣的天之驕女以及優秀人才匯集的地方
要這樣的出頭,沒有一定的真實本領,以及強悍的個性是辦不到的
就如同凱子所說的
小箏對於每一個角色應該扮演好的形象,有著一定的堅持
也像她自己說的,”身為北一女,完美演出是義務”
所以除了對凱子的”形象符合”的要求以外
她對於自己也是一樣的要求
要追凱子、要追黃益誠,就處心積慮步步經營
面對情敵就正面迎戰毫不退縮
當個女朋友就當得十分完美
所以在外人面前的外型、面子、尊嚴、氣度、形象
在談戀愛時的想方設法地屈意承歡
她對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很認真,更清楚地知道該如何做到最好
是的,她成為最好的
不管是最好的情人、最強的社長、或是最好的妻子
但是最好的卻不見得是人們最想要的
感覺上她就像個女王
或許她並不殘暴,但絕對是專制的
而能夠跟她真正匹配或相處的
絕對不應該是個國王或大男人
我的猜想,她和黃益誠之間的舊事
對她自己而言其實是一種煎熬
因為她有著情感上的潔癖
且不說凱一邊還愛著薇這件事讓她難以忍受
就算沒有薇的存在
小箏會不會在意小玫呢?雅雅呢?
(說到這,其實我也會很好奇小玫現在對凱而言又是甚麼樣的定位呢?若是如同文中薇一直在說的,所有離開的都將會回來,那萬一小玫回來了呢?萬一小玫想跟凱在一起呢?凱要怎樣跟她相處呢?)
所以,在情感上要能適合小箏的
似乎只能是一張白紙
就到目前為止的故事走向
加上小董所預告的,小箏的結局是很幸福的
我其實是有在猜想小箏未來可能的對象的
不過就先不提了,哈哈
對了,不知在小董的設定裡,凱子的身高大約多高阿?
儀隊的小箏,樂隊的薇,在他面前全都變成了”嬌小”
印象中凱子的在教室的座位並不是在後排的…
這一章裡面,凱子提到了他和薇之間就是”愛”
而兩人之間用這樣的關係相約八個月之後
我想這是很重要的
從朋友、知己變成愛,是很容易的
但相對的,從朋友,變成愛,再變成朋友,然後要再期待未來能夠再續前緣
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因為心態上已經轉變過了
就不容易再回到最初
所以若是真的像薇所設想的
兩人在當初那三天以及臨時情人的一天之後
回到只是朋友、家人
然後要在八個月後再來談戀愛
其實是不太可能的…
————————————分隔線————————————-
這些想法寫著寫著,忽然想起,我是不是對故事太認真了呢?
或者,某方面來說,到這個年紀還會有這樣的認真,所以我還是很年輕的?哇哈哈!
另外,四十章是一半,所以蝶城記會有八十章?我以為總共是六十章的。
蝶城記的設定是八十章,外加番外篇六七章左右吧。番外篇並沒有想清楚,寫完再說。
小玫是一定會回來的。原本挪威的時候小玫最後也會跟凱重新聯絡,這次的新版有個特色,就是「每個故事都有結局」。也就是說,除了跑龍套的(像是秀茵學姊這種角色),每個人每件事都會有交代,不會就此消失不見。當然,這跟現實人生的經驗是衝突的,不過畢竟這是小說,再說我還蠻相信所謂的「業念迴圈」的,所以小玫不但不會不見,還會「重出江湖」,打個回馬槍什麼的。就像很多科幻片或武俠片,後來總有個上一輩的前輩高人適當時間出個手,創造劇情高潮這種。
畢竟啊,這是一個纏繞虯結的故事呢。
身高方面,凱的設定是172,小箏是167,薇則是159。北一女儀隊據我所知大概164左右就到平均值了,這還是當年的限制。至於樂隊,由於專業性比較高,身高的要求也沒有儀隊那麼嚴格。不過,對凱來說,只要不會真的高出一截,即使女生比較高,也還是「嬌小」的。
題外話,詩聖是180,小光是172(跟凱一樣,好好笑),老二是174,阿丹是173,巧怡是158,馨馨是166,大姊是173,阿誠是182,梁文渝是176,慧心學姊是154,小雪是164,胡財貴是175,希特勒是174,小達是168,范胖是170,阿強是177,狗弟是181,小嘟是176,森怪是179,「某股東」166,下一屆演講社社長是160,副社長是152。至於下回要出場的一個小帥哥,則是第一名185。
寫這個真爽,設定得好好的,故事裡卻沒辦法提。多承一問。
至於年輕嘛,哈哈,學長您沒比我老多少,當然是很年輕的了,哇哈哈。
那娃娃呢?
162。
再問一個,白珛靈呢?
還有小憶?
白珛靈164,小憶啊,呃,我忘記設定了…
算她165好了,馨馨跟小雪的中間值…
想想還是講一下
還是一樣是亂想的:
這最後的那個部分
若凱是有著那樣的心機
似乎是拙劣地過於刻意了
依小箏的聰明
這樣不知會不會達不到凱子想要的效果
BTW
說到年輕
這段時間這樣把蝶城記讀下來
總覺得好像回到了八零九零年代一樣,哈哈
真是懷念阿
閒聊一下場景:
蝶城記裡主要的台北場景
目前為止似乎都是在成功、北一女、台北車站附近
自己念成功時太”塞”
頂多只在張耀元、建如那附近晃
新公園當時已經是聞名的”公司”,所以幾乎沒有進去過
西門町的蓮苑當時傳說是各方高中職學校的”菁英好漢”聚集的地方
小弟這成功呆是不敢接近那邊的
到了1989、1990那時,已經到台中念大學去了
對台北的記憶其實都是有跟人約碰面時才會有的
那時SOGO剛開沒幾年
統領、明曜、站前的大亞百貨也是剛開
站前新光三越還沒有出現
西門町的來來百貨正要開始沒落
中興百貨以及忠孝復興路口的小雅當年是高級精品的中心
至於敦化南路上從信義到仁愛路口的那幾家精品服飾店我是有印象的
有一陣子我也常去那家新學友閒晃,哈哈
天母那家蒙古烤肉我有印象,好像也是有去過的,哈哈
在那時還沒有現在這種大型影城
要知道電影好不好看,就以總督和國賓排隊的人潮來判斷
那時回到台北我最常出沒的是站前的FM station、大安路近忠孝東路口的杜老爺咖啡、忠孝敦化路口的IR
這些地方的咖啡都是還不錯的
FM station還有個radio DJ studio
不過,現在都消失了
新生南路上的老樹還在
至於其他日系syphon路線的,像是蜂島、蜜蜂這種
現在是還有幾家老店存活著
西門町的蜂大倒是一直都不錯
糟了,碎碎念著這種東西,看來自己還是有小董說的”老人行為”了
凱子談到小箏,說到小箏會要求凱要符合她所設定的形象
對照到凱自己認為跟小箏的關係變化是從社長選舉之後
而社長選舉時兩人之間的歧見,也正是小箏要求凱子符合設定形象的最具體表現
再對照薇對於同樣這件事的反應
就真的能夠看出兩人交往情形的差異了
感覺上,小箏的確是比較一板一眼,專制性地要求凱要符合規格
也難怪從一開始,所有認識小箏的男人都說她難搞…
不知道現在凱子是不是已經體認到了,原來漂亮的外表並不是感情穩定的保證
BTW,以前想像中馨馨似乎是走嬌小可愛路線的,沒想到這麼高阿
倒是”小小箏”巧怡反而不高
梁文渝設定176,果然分隊長不是當假的 XD
Debug:
“要帶保險套” –> “要戴保險套”
嘻嘻,馨馨可是大姊之妹呢,一個隱藏著的小大姊辣妹等著冒出頭來哩…
很難想像在蝶城記中出現的主要人物都有設定好身高,但是一旦把這些設定套上人物情節,有些場景和過程反而能夠有「活」起來的感覺;比如說當年「薇」的「追風」和現在路上常見的機車外觀大不相同,由於追風的後座高於前座,後座乘客最舒服被載的姿勢一定得要抱著前座的車主,也因此車主必須要讓乘客有足夠的信任感才可能願意被載,這是無法用現行常見的機車所能夠想像的情節;當身高的設定套上幾個曾經一前一後騎乘追風的組合,172的「凱」被159的「薇」載過的辛苦就能感同身受了,這種身高組合無論是前座後座都會成為迎風面!另外一個有趣的組合是172的「凱」後座載著176的「小渝」。
至於172的「凱」後座載著159的「薇」或162的「娃娃」,就會讓人有甜蜜幸福的感覺了!
小憶是個從挪威森林記就存在的人物,過渡到蝶城記後雖然給人有種跑龍套的感覺,但是情感上總覺得她一直是圍繞在「凱」身邊的人物,尤其是當第52章從馨馨口中帶出來那個專屬於蝶城記的「小憶」,短短幾句話就讓人覺得「小憶」一直都在,希望真的能夠有一天看到小憶的故事也有結局。
小說是依靠文字把人物刻畫在讀者面前的,看到了人物的身高設定,除了讓人容易聯想,在經歷重要情節時也較容易投射出人物之間的互動。
勘誤?
============================
「嗯。」薇點點頭,睡眼惺忪地微微一笑:「謝啦。」
「一路順風,記得帶點什麼加拿大名產回來。」
「你要什麼?」薇一笑:「楓糖?冰酒?Somke Salmon?」
「哈哈,都來一點吧,」狗弟笑道:「不過最重要的,幫我找Don Alder的巡迴錄音回來。」
「知道啦。」
====================
smoke sal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