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日誌

《新版日記》第四十四章

「落暮」寫完了。凱子跟小箏的故事,終於告一段落。

這三章,含第四十一章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一方面凱子跟小箏的故事正式結束,另一方面,也是他高二生活的起點。我有點貪心(或許跟篇幅有關),一口氣把所有開學後的學校生活、九三九、說唱藝術社、馨馨的變化、小光巧怡的進展、新生盃、對小渝的加強描寫、代聯會,加上一連串包含小笙妹妹、Toby、王藝嵐……等新角色的登場,甚至後來更重要的「新世代相聲創作記」都擠在這裡,不知道會不會有種目不暇給的感覺,還是並不成功,讓大家覺得很亂呢?

這裡最重要的其實並不是小箏,而是凱自己的變化。上了高二,一下子面對這麼多不同的「新」事務,凱其實並沒有準備好,反而在一連串原本沒有預料到的變化中開始隨波逐流。這裡我試圖讓場景變得比較「淡」,故事中逐漸不再有之前那種明亮的、輕鬆的感覺,反而一步步讓氣氛越來越凝重,也讓凱越來越感到疲憊。這樣的故事還要一路走到五十四章,雖然中間有很多精采有趣的,但是整體走向卻是往下的、沈重的,也是煩惱的。

其實啊,寫這裡我也很悶,不過悶也是一種情緒,寫下去就開心了。這一階段我在乎的主軸是「不要寫得很亂」,畢竟事情越來越複雜了,每條故事線都在擴大中,下一章公演開始,將會把過去四章的線頭做一次總整理,希望結果是成功的。

這次提到了反共義士,嘿,超懷念這個名詞的。如果我記得沒錯,蔣文浩應該是最後一個被稱為「反共義士」的中共飛行員。民國八十年之後就取消了「對匪陸海空軍重賞招降辦法」,之後就沒在聽過什麼人「駕機來歸」了。我去Google了一下,政府在民國三十八年後因為這個條例總共支出了將近五萬兩的黃金,市值起碼十億之譜,只可惜後來很多「義士」下場不好,窮困潦倒者有之、作奸犯科者有之,這也是陡然而富之後的必然結果吧?

這個故事想表達的是那個變動的年代裡的學生生活,因此「那個年代」是個重要命題。一切都在傳統與革新的變化邊緣,小高中生的內心世界與國家大事都在一個不穩定的、新舊交替的交會點發生。這是那年頭有趣的地方,也是我希望寫完之後,能夠發現自己好好表達了的目標。

回說梁文渝,這個角色是新版故事裡最後出場的「超S級妖怪」程度人物。我希望每次寫她都有變化,讓讀者們慢慢拼湊這個角色的全貌。不像薇、小箏、馨馨、小光、大姊或詩聖都很直接,我把她「煮」了很久,之後還會更久,希望這樣的嘗試會是成功的。

比起舊版,新版故事應該沒那麼激烈了,隨著字數的大幅提昇,我也盡量讓步調是緩慢的。雖然,接下去的故事會越來越快,也越來越難以控制。

下一章的故事幾乎都是發表會,跟社團聯展一樣,是個又一次的英雄大會。我希望四十五章比十八章寫得好,不然中間這一百萬字不是白練了嗎?呵呵。

最後特別感謝學長恩賜,漫畫實在畫得太有趣了。

關於“《新版日記》第四十四章”的留言

  1. truth表示: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 simon7617表示:

    好說好說
    只是借花獻佛博君一笑罷了

    這章看完有些較複雜的想法
    整理一下再後補

  3. simon7617表示:

    所以,到這裡,才算真的是告一段落了嗎?

    不知是小董刻意的情節安排
    或是這群人這個故事就是如此的糾結纏繞
    或是凱子就是這樣的婆媽
    從之前的情節到現在
    似乎每一個看似劃下的段落,又總會有新的波折變化
    在薇回來之前的凱和小箏的分手,之後又再復合
    凱和薇在第地司那一夜之後,到畢旅那時又有情緒的變化
    凱和小箏的皇帝殿分手之後,又再到這樣的結束
    或許是因為人的情緒就是這樣吧
    沒有辦法說delete就delete,reset就reset
    也因為他們之間的關聯千絲萬縷
    總還是可以輕易的接觸到彼此
    所以,要像小玫那樣的遠離且不接觸
    才能暫時沒有後續的發展
    這次小箏的決絕,或許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吧
    畢竟高三了啊

    只是,這樣一來
    不知凱子會不會開始失去自信
    懷疑著自己是否真懂得愛,是否真的能去愛人?
    在這樣的時間點,各種情感的糾纏,對他來說
    應該只是會增加那種”亂”的情緒吧
    只是他能控制住自己嗎?

    或許在這段時間裡,對凱而言,馨馨的存在和角色就變得很重要了
    在這次小箏的過程裡,沒有阿珍,沒有巧怡,沒有文文
    只有馨馨姊妹挑起大樑
    若是之後凱子來個衝動下的壞事
    只怕傷害會更大了

    這段時間裡,對凱而言,亂是可以想像的
    小董的行文裡也營造著這樣的氣氛
    我想是很成功的
    在凱那樣的年紀
    在那個變動如此巨大的年代
    凱子本身的一些價值觀,或許也會受到一些衝擊吧
    高一末的89民運對凱有著這樣的影響
    那麼1990年代的野百合,對於凱或是他的生活會不會也有些影響呢?

    梁文渝這個高人果然有超級S及妖怪的潛力啊
    我想這個角色對凱會很有重要的影響的
    她的出現和背景,對凱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因為她沒有”詩聖”以及那一掛人的背景在
    而且,似乎跟薇有著那麼一點的相似性

    說到這,到是有點好奇在當初薇所說的幾個朋友當中
    為什麼為沒有把小渝列為其中之一呢?
    看似他們高一時交情不錯啊
    更何況還有琪琪在

    王藝嵐不知道凱和小箏的關係,似乎有點lag
    畢竟以她辯論社的身分,知道社團聯展,也不可能不知道六七晚會,
    卻不知道小箏這半年來的八卦有點說不過去

    亂寫一堆,還是一句老話,很期待後續發展

    1. simon7617表示:

      追加一點

      既然梁文渝是這樣的一個奇人
      尤其是她身兼南非參訪團的親善大使
      在六七晚會之前的南非團時小箏都有參與
      在六七晚會時她去找凱子的時候
      演講社的人居然像是沒有人認出她或知道她
      似乎有點不太合理

      1. dhdoong表示: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啊,之前人家是高一嘛。小高一要練社團,所有的幹部責任都是高二以後才會接的工作。南非參訪團時無論總召是誰,其實都是那些高二的「風雲人物」在安排,她那種小高一,只能回家聽社長隊長的轉告乖乖工作而已。我以為這是常態,可能沒寫清楚也說不定。

        倒是薇對小渝的「說法」,學長還蠻精的。不過這個就不能談了,我寫小渝比較「瞎子摸象」,不會一次把所有面目寫完。她也沒有那麼沒有「背景」,就像薇說的,四海之內都有關係,這些關係會慢慢浮出抬面,就跟圍繞在她周圍的其他煙霧彈一樣,會逐漸清晰的。

        1. simon7617表示:


          社團的部分,或許我是用成功的模式在想吧
          畢竟如凱子阿貴阿義這些人都是高一下就開始冒出頭了
          巧怡也是一下就開始慢慢接手了

          至於小渝的”背景”,小董這麼說,我就有一些猜測啦
          尤其又是跟薇有關的
          只是這猜測就不說了

    2. dhdoong表示:

      人家說性格決定命運,新版裡我比以前更在乎凱在個性變化時的合理性。這個主角蠻龜毛的,很多事情沒那麼容易「衝動壞事」,反而猶豫壞事的成份很多。像薇或小箏那麼鮮明的人,凱很難說放棄就放棄,真要那樣就不像他了。

      至於小箏的故事是否到此告一段落,嗯,還沒,只是方式不同了。或者說,起碼凱以為到了個段落了。至於自信問題嘛,我在下一章裡會讓他有新的表現,只能說跟任何年輕的生物一樣,癒合很快,但是會留疤。等到疤留滿了,皮也就厚了,我們不是都這麼長大的嗎?

      學長不知道是否參加過野百合,我的確會寫野百合,不過保證讓你覺得觀點不同。其實天安門在故事裡只是背景,凱的看法與行為都很淺薄,是一種當時社會普遍價值制約下的觀點,充其量他比較關心,或者比較有機會表達而已。至於野百合,在故事裡也是背景,我的「用法」不同,是以凱當時的境遇與心境,從另一個角度來描寫的。五十幾章才會談到,畢竟那是半年後的事。

      1. simon7617表示:

        沒錯,都是這樣跌跌撞撞長大的
        所以看蝶城記時,想的其實都是自己的年輕歲月啊

        是,我參加過野百合
        只是我只能算是沾個邊的參與者罷了

  4. simon7617表示:

    就像小箏說的
    她依然愛著凱,只是不想跟他在一起
    所以,對於凱來說
    或許他必須學著去了解
    不是相愛,就可以在一起
    相對的,也不是在一起,就是相愛的
    只是這些屬於較為成人的情感情緒
    對於一個這個年紀的小男生來說
    畢竟是難以適應的吧

    只是對於他和小箏之間
    經過了這些事情
    真的現在還要在一起,也很困難了
    畢竟兩人之間的相處
    從一開始就有著太多的心機和計算
    走到現在這樣
    只能說是種必然吧

  5. simon7617表示:

    小董寫到說
    這裡的情節比較悶
    寫這裡的時候自己也覺得悶

    記得當初在看舊版的時候
    反反覆覆的閱讀下來
    其實總有幾個段落
    是很不想再去讀一次的

    若說閱讀是一種會將自己情緒帶入的過程
    那麼對於寫作者來說
    情緒就會更強上許多了
    尤其若是情節有著部份真實性的時候
    只是這樣的過程
    對於寫作者來說
    應該是一種折磨吧

  6. simon7617表示:

    Debug:

    “只見林文雄…” 這邊上下文中出現的人名有林文雄和林國雄, 應該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發佈回覆給「simon7617」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